古生物学报

开启内蒙古古生物科学研究新纪元

 

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不仅开创了生物学发展史上的新纪元,使进化论思想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而且引起了整个人类思想的巨大革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有着广泛和深远的影响,而古生物化石正是支持生物演化理论的最直观证据。

内蒙古是古生物化石资源大区,自上世纪20年代美国中亚考察团开始,国际国内研究机构和科研工作者在内蒙古广阔的土地上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地质古生物考察和研究,发现了大量举世瞩目的古生物化石,也成就了众多古生物研究领域的知名科学家。值得注意的是,一直以来,内蒙古本土的研究机构和科研工作者涉猎古生物研究领域的很少,甚至没有一家官方举办的古生物专业研究机构。

2018年底,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正式开馆,该馆依托馆藏资源,收集整理内蒙古古生物资料,深入开展古生物化石研究和保护,探索将研究成果向大众科普转化。短短两年时间,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古生物研究工作成绩斐然。鉴于其取得的成效,在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的积极推动下,2020年12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加挂“内蒙古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所”牌子,填补了内蒙古古生物化石专业研究机构的空白,开启了内蒙古古生物科学研究新纪元。

张嘉琪站在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恐龙的故乡”展厅的鄂尔多斯鹦鹉嘴龙化石标本前仔细阅读着该化石标本发现及研究成果的文字资料,“说来惭愧,作为鄂尔多斯人竟然不知道在鄂尔多斯竟然发现了这么多恐龙,还有恐龙的足迹。”

笔者随访了多位内蒙古籍人士,对于内蒙古发现的恐龙知之甚少。有业内人士指出:内蒙古有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但由于缺少专业科考科研力量和科学科普机构,本土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工作相对滞后,公众没有获得相关常识和专业信息的渠道。

据了解,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在筹建初期便着手组织专业人员收集整理内蒙古古生物化石资源,并以古生物化石为主要展示内容,建成了展陈面积3121.7平方米的“远古内蒙古”展厅,将内蒙古悠悠35亿年沧桑巨变的地质历程及其演绎出的生物进化史重现于世;建成了展陈面积2277.5平方米的“恐龙的故乡”展厅,以在内蒙古境内发现的恐龙为主线,展示内蒙古特有的恐龙化石、研究历史与成果。

“截止到2019年底,全国发现恐龙322种,内蒙古就有36种。在侏罗纪早期,内蒙古就有大量的恐龙活动。虽然还没有发现它们的化石,但是它们踩下的脚印至今还保留在巴彦淖尔的侏罗纪地层中。白垩纪期间内蒙古出现了很多大型湖泊,不仅为恐龙提供了优厚的生活环境,也为保存恐龙化石提供了条件。所以,内蒙古的恐龙化石大多来自于白垩纪地层,主要集中在二连浩特、巴彦淖尔、阿拉善、鄂尔多斯等地”。内蒙古自然博物馆馆长王军有说:“除了恐龙化石,在内蒙古宁城东南缘道虎沟地区有著名的道虎沟生物群,獭形狸尾兽、远古翔兽、天义初螈、奇异热河螈、宁城热河翼龙、胡氏耀龙、道虎沟足羽龙、宁城树息龙等化石的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道虎沟生物群的组成及其影响比人们以往认为的要丰富的多、深刻的多,它们为中生代生物的演化历史、古气候及古环境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对国内及国际生物进化史的补充和完善提供了实物依据。此外还有乌拉特后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等地也有热河生物群化石产出。

据介绍,在新生代,内蒙古出现了以雷兽、二栖犀、貘等为代表的古新世脑木更动物群,以多瘤齿兽、古柱齿兽、恐角兽等为代表的始新世巴彦乌拉动物群,雷兽、巨犀等为代表的早渐新世乌兰戈楚动物群,以铲齿象为代表的通古尔动物群,著名的三趾马动物群,以及分别代表第四纪寒冷和温热气候的扎赉诺尔哺乳动物群和萨拉乌苏哺乳动物群等,其中有许多古生物化石及其产地对地球演化和生物进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组建一个专业的古生物研究团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王军有说,建馆初期我们通过社会招聘和人才引进建立了研究保护中心,开展古生物化石的调查、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是其重要职责之一。为了快速提升古生物研究水平,我们还积极与国内外一流的古生物科研团队交流合作。

近年来,内蒙古莫力达瓦旗陆续发现了重要的白垩纪早期热河生物群化石,主要化石有两栖类化石(蛙类和蝾螈类)、龟类化石、鱼类化石、昆虫类化石、叶肢介化石和丰富的古植物化石等。在国内外下白垩统中发现如此丰富多彩又保存完好化石产地也是极为罕见的。但由于保护不力,部分地区出现了滥采盗挖、非法倒卖行为。为保护珍惜的古生物资源,2020年内蒙古自然博物馆重点实施了《莫力达瓦旗古生物化石调查采集》项目,目前已完成了该项目的设计评审和野外调查工作,共计采集各类化石标本近300件,包括两栖类(蝾螈类、蛙类)、龟鳖类等,目前正在持续开展综合研究工作。